要提高公共自行车使用效率,开发手机应用查询功能很重要。
城市交通压力日益增大,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老城区一些路段可谓堵得“闹心”。
如何点通城市交通的穴道?去年,杭州城研中心曾向民间发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金点子”征集令,随后整理成《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100计》,提交给有关部门参考。
“P+R”,市区交通的未来发展趋势
这些来自民间的金点子,被分成交通的奇思妙想、手机革命、拼车梦想、和谐出行四大类,有的很“宏观”,提出要严格控制中心城区住宅开发总量,避免交通集中在主城区;有的很“微观”,比如在高楼之间架设天桥、发展微型出租车、建造自行车高速路等。“不少金点子挺有可行性,在解决交通两难问题上,很有应用价值。”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说。
例如公共自行车租赁手机查询系统,这个点子是指开发手机应用系统,市民可通过此系统查询全程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借还数量,查看租赁点地址等,便于借还车。点子一出来,便得到大多市民的一致认同。针对免费公共自行车深受市民欢迎,需要继续推进,于是还有点子建议政府部门、大型企业等单位内部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推行“自行车公务”,公务外出在3公里以内骑公共自行车出行。
民间金点子中,还有一个鼓励绿色出行积分奖励制度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兴趣,是建议通过建立网站,绑定注册用户的市民卡、IC卡,只要每次使用公交、公共自行车就可以积分,积分能在网站上换购、兑换奖励。
减少车辆出行率,是缓解交通拥堵的良药。对此,就有一个关于推进停车场信息资源共享及“P+R”停车场建设的点子,“P+R,就是停车换乘的方式,比如你进入杭州的时候,把车停在主城区外围的大型停车场,然后搭乘公共交通到达要去的目的地。”金点子作者朱烨宁认为,很多时候正确的理念比技术更重要,“P+R”是解决核心城区交通拥堵的一个发展方向。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对这一观点也认同,并表示,杭州地铁一号线的部分外围站点,已经在规划安排一批“P+R”停车换乘场地。
4成涉交通管理类金点子已被采纳吸收
此前,这100个金点子已提交市交警部门。可喜的是,其中涉及交通秩序、交通科技、交通宣传等约40个点子已被采纳吸收。
在一则关于设置U型转弯代替直接左转弯的金点子中,提出在市区人流车流较为密集的道路区域,建设立体U型转弯道,避免车辆平面左转弯,从而减少车辆干扰,缩短通行时间。“这个想法很好,尤其是在大型交叉路口比较适用。”市交警部门表示,以往解决类似问题的办法就是设置大型的互通式立交桥,但是普遍应用起来很不现实,U型掉头车道无论从工程造价,还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来看,都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针对公交优先,有金点子提出,在道路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继续加大公交专用道建设力度,使城市公交专用道成线成网。目前,以循环交通为载体,莫干山路、文二路、文三路等交通廊道同步建成彩色公交专用道62.4公里。“彩色公交专用车道不仅允许大型载客汽车借道通行,在部分时段也允许私家车驶入。”市交警部门表示,彩色公交专用道今后将在杭城道路上大范围启用。
还有点子建议制订建筑物配建停车标准,在预测机动车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规划角度对新建住宅、交通枢纽、商业、酒店、医院、学校等建筑物的停车空间提前设置标准,从而解决其自身带来的停车需求。记者获悉,此内容已被纳入《杭州市城市建筑工程机动车体能提车位配套标准实施细则》修编中。
“通过提高收费,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城区的停车难问题。”还有点子提到,应实行分地段分时段的停车收费,市区主要干道、主要景区、繁华商业街区的停车费用高于其他路段,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期的停车费用高于其他时间。对此,市相关部门已启动实施停车收费改革,正进入实质性的论证阶段。
继续悬赏征集缓堵“金点子”,最高奖励10万元
在交通拥堵这个现状的背后,怎么治理更多的“城市病”,正成为市民愿意主动参与的问题。如果你错过了去年的金点子评选,那就来参加第三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征集评选和第三届西湖城市学金奖征集评选活动吧。今年征集的主题有3个,分别是城市教育问题,主题为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城市流动人口问题,主题为农民工消费与内需拉动;城市交通问题,主题为公交优先战略与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同时,面向公众征集破解“上学难、上好学难”、“农民工生活保障低、消费能力差”、“交通拥堵”这3大问题的金点子。
钱学森城市学设金奖1名,奖金10万元,提名奖10个,各奖1万元;西湖城市学设金奖1名,奖金5万元,提名奖10个,各奖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