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强:这个问题非常复杂,建立统一的市场,土地制度改革涉及到很多问题,比方刚才提到的确权的问题,经营权承包权包括宅基地的产权。并不是意味着就是这些用地可以自由流转,根本不可能,到这一步恐怕还很远的路,要更多的利用市场的理念、市场的机制去体现农村用地的价格,这个价格要更多的向农民去倾斜。因为过去体现的不是公平的方式来体现这个价格,或者说收益的分配机制不合理,这些方面实际上在接下来可能要面对要破解的难题。提出这样的改革方向并不是意味着未来3年5年会增加多少的土地,就能打破目前这样一种土地市场的垄断格局。我相信这个是比较遥远,因为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或者说地方政府,将来对于地方的土地支柱的改进也好,或者说土地制度改革也好,在自己的身上动刀子,这个难度可想而知。如果没有其他方面的制度进行整体的改进或者说制度的改良,尤其是如何破解土地财政,如果没有一些实质的举措,卖地非常困难。但是这个大的改革方向我想大多数都能认可,这肯定是朝这个方向去走,这个进程可能就这样。
冯国亮:下一步我们说用地的经营权也可能会优先的来放开,就是使土地的价格具体的系统化的。
郭毅:其实所有农村的用地他出发点不是全都转成城市建设用地,其中有一部分还可以做产业用地,这一部分才能更好的去把这个农民吸纳成为产业工人,然后能满足这些人日常的一个收入和需要,这才是一个比较好的模式,绝不是把农民轰出去,地拿出来给城市人口盖房子,然后供他们去居住,这样这个制度不可能这么设计。
房产税全面开征只是时间问题
主持人:三中全会公告还提到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了财和税,咱们就自然想到房产税,在您的理解中,他这个提法其中会不会包括房产税,可能长远来看肯定会在全国铺开,但是具体里面会不会包括房产税呢?
陈国强:房产税这个方向这个政策执行的方向已经很明确了,公报里面没有相关的表述。像总书记在会上面的讲话可能就会有涉及,财税体制改革当中房产税恐怕也是接下来应该说比较现实的是扩大试点范围,将来全面的开征,我想这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比较实际的问题就说要扩大试点范围,会不会有落地现在还有待观察,差别就在于如何来设定这个具体方案。
主持人:会不会对房价产生影响?
陈国强:肯定会带来影响,但是这个影响的大小取决于试点方案,接下来的试点城市试点方案怎么样,将来最终的全国的这样一个版本,又是怎样一个方案,如果把覆盖的范围扩大了,那么他的影响肯定提高,取决于这些。
冯国亮:到目前为止我们说房产税他的争议还是很大,因为他是整个咱们国家财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现在老百姓还有学界对于房产税争议就在于他们认为是新增加的一个税种,而从我的角度我的理解是什么呢,他是一个就是税费的转移,如果单纯增加一个税种,在原有的基础上就是相当于增加税后,而我所理解到的是他是什么呢,是说我们为什么房价这么高,因为土地税比较高,那么都集中在开发和销售的环节,如果我们像国外其他的国家一样,开发房产税,然后把这部分税负转移,对于市场应该来说还是有利的,这是一个,这是大家都很认可的事情,但是到底是先加税还是先减税,这是个问题,这个事情他始终没有说清楚,在老百姓看来加我税,实际上如果说只针对于新增量,他一定是有一个税务平衡,他的意义在于税从前往后转移,从中长企来看对于我们解决土地财政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式方案。
在限制当中我们也存在着一些障碍,包括首先我们说在法律层面上,没有明确的法律条例能够允许开张,这个不能说国务院搞一些条例就能开成,并且今后国务院的权限还没有那么大,所以在法律法规这个层面上需要解决,将来有可能会支持立法,财产税在任何国家都是一件大事,另外还有在操作的方面当中,我们说尤其像购房系统的建立,到现在也没有完成,前几天报道说北京有17种类型的房产,这个将来的房产税怎么征,这也是一个难题,就是在现实操作的层面上将来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如果说税费比较低的话,一是他需要工作量比较大,另外一个很有可能会出现就说用于征税的成本,最后比征来的税费还要多,短期有可能会出现这么一个情况,这样的话就达不到我们说的平衡税费这样一个预期,那还不如不征,是这样的情况,所以我们说现在面临的问题还是比较多,因此真正的想前面的落地我也并不认为很乐观,至少还得三五年需要有很多问题要把他解决掉。
涂志伟:我也赞同这个观点,像关于房产税也很长时间了,最早学界的观点事实上是想通过这个把70年土地出让金分摊到以后每年征收这么一个想法,这是想降低房价的一个措施,实际上现在从这个地方政府的概念来说,他是想多增加把土地财政转移到房产税,变成房产税财政。
郭毅:咱们说这个房产税,其实是在公告三中全会公告当中财税体制改革当中衍生出来的房产税,但是其实从中央的顶层来发公告来说,这整体的财税体制的这么一种改革,所以我觉得从房地产这个行业领域来看,他的财税体制改革也不仅仅是在房地产这一个环节,因为我们从房地产开发、销售到二手房的销售,这个过程中到租赁,都有庞大的税收和税费各种各样的税制,各种各样的税负去成为政府财政的一部分,那么如果我们把房产税这块达到持有这个环节,那么在上一个环节是相应的减少,这个他要怎么去平衡来看,这是一块。
还有一个我觉得房产税的税制的设置,现在其实还没有一个完全确立的一个定义,像之前的试点使用的税制都不一样,对市场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但是不管这两个城市他产生的效果或大或小,但是最终我们来看,这两种税制这两种税收的税率他每年征收的房产税的总金额也就是几十亿这样一个规模,和刚刚我们说的总金额来相比,这就九牛一毛的事了,所以他远远不能起到替代土地财政这样的一个作用,所以未来的税制是怎么样去设计,整个的房地产的税收体制有什么样的调整,觉得还是长期去看,而不仅仅是靠一个房产税能解决所有问题,这个还是远远达不到的。
涂志伟:开发企业来说这已经非常重了,我们在开发企业里边我们曾经有过一次测算,开发企业每赚一块钱要交1.8的税,这还没包括土地出金,没包括费,所以我记得前两天网上有人说叫做房地产绑架了城市化,开发商赚的多高兴,我说这完全错.
主持人:咱们这个调控经历两个多轮了,成效应该说是有一些成绩,但是也引来一些人的批评,那么在各位专家看来,您理想中房地产行业发展的这个状态理想中应该是什么样?
陈国强:过去10多年的楼市发展或者说我们政府针对这个行业的一些措施,不要放到特定的行业下去看,所以解决一方面的问题可能又有其他的新问题,我理解的长效机制实际上是一个楼盘的构建,我们行业健康发展的一个基础的制度环境,要构建什么样的环境,他是一个发展的,不要把他简单的理解为把控,调控本身他是一个短期的临时的这样的概念,如果这个行业比较平稳的健康的发展,房价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不要把他放大,像过去若干年我们把焦点给聚焦到房价,那么出台的很多手段围绕如何促使房价回归,如何打压房价,这个实际上就带有很多的短期目的。
所以怎么样去设计或者购建一个比较合理的制度,能够有助于行业健康发展的这样一种制度环境,我觉得这个问题现在应该说大家认识一致了,最近整个这个讲话我觉得对于商官的认识已经很清晰,那么接下来会有哪些调控方面也好,或者说行业未来的发展,会有哪些变化,我觉得这个是很值得我们关注的,过去的十年调控,有很多的积极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有很多的问题,我觉得需要很好的总结,但是我们总结过去还是为了将来能发展,让大家的这个关注点注意力把他转移到聚焦到如何构建一个比较好的,适宜行业平等发展的这样一个制度环境,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关键的,这个问题可以敞开的再深入的做一个探讨。
冯国亮:制度环境确实非常重要,房地产调控应该说这些年看到有些人认为房价还是不能再涨,你比如说像今年1、2、3月份,房地产不是直线上升,是这样的情况,那么调控了之后从3月份以后,虽然房价还是在上涨,但是他的涨基本上属于逐月下降的态势,这个我们应该说没有调控的效果的哈,当时在3月份以后就失控了,因此他的作用还是有。
但是房地产调控只是说治标不治本,缓解了短期,但是他好像一个人病了去打了退烧针,但是一直就没有治病,以至于十年下来这人就久治不医,然后矛盾越积累越多,是这样的状况,整个楼市有好比是一头烧水的大锅,他不断的用锅加凉水的方式往里面去给楼市降温,但是却一直没有撤柴火,我们说要解决根本性的措施,一定是要有加有减,但事实上房地产这个房价上涨的背后,刚才我们也探讨到,实际上跟财税政策货币供需的矛盾,跟这些都是有着广泛的密切的关系,他不完全是一个房地产行业的问题,事实上是外围这些因素影响,也就说如果说我们还是像以前这样直接来打压房地产市场的话,起不到预期的效果,只有说逐步的把影响房地产影响房价上涨外围的因素逐步给他简化,相当于我说的撤火,只有在这样一个情况下,那么整个市场才会出现一个降温,我们说一线城市逐步的温度才会趋于缓和,当然市场我们说还是有周期的,但是现在来看房地产调控的周期比原来我们说市场周期现在要强,将来我想还是要回归于市场,随着他的供给他整个的环境的变化,然后处于一个平稳的状态,这个是很重要的,刚才也说了,最终通过外围的一些综合的配套的改革,然后为房地产未来十年的一个平稳健康的发展营造一个很好的制度环境,我认为这是下一步需要做的。
涂志伟:从三中全会这一次的公报来说,中央应该说在这点上应该比较清楚,我的理解就是市场对市场,保障对保障,而不是让市场来通过调控市场来解决保障问题,所以这个思路不对。
郭毅:健康的市场首先是市场各方都有健康预期,一个是开发商这块,提高高利润,未来其实随着房地产市场逐渐的深化,调控的逐渐的深化,开发商的利润可能会逐渐的微薄,回到正常的水平上,然后从各方的角度上来考虑,也不要预期房价会出现大幅度的未来的上涨,然后他靠买房子来实现他的保值增值然后投资这样的一些需求,还原他本身居住的一个属性,从我的预期首先应该是健康的。
然后从整个的调控来说,我们也应该用健康的调控手段来调控整个市场,其实之前就从昨天的三中全会的公告也看出来,未来市场调控可能会趋于用市场化的手段会减弱政府的功能,政府会更多转向于服务,然后更强化市场化的手段来为市场进行自然的调节,我觉得其实未来我们更多的调控方向还是应该趋向这样的一个方式,用健康的手段来调整这个市场,然后这个市场才能在一个正常的轨迹上去运行。
马云会赢下王健林百货商场购物这一块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可能比较好玩,就是今天是11月13号,刚过去双十一马云这个阿里巴巴卖了350亿,然后马云跟王健林还有一个赌注,说是未来5年要是电商占了零售额的50%你就输了,马云叫板地产商,说要是王健林赢了这个社会就没有希望了,那么您看是马云会赢还是王健林会赢?
涂志伟:看是什么样类型的地产,比如他们讨论是商业地产这块的内容,如果是像仅仅是百货购物这类东西的话,我从专业角度来赞同马云的观点,我认为马云会赢,但是如果希望我们把商业地产转向体验性商业的时候,那从这个角度上讲还能发展下去。
郭毅:我也觉得是这样,电商肯定未来是有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的,但是他要分之不同的业态,有的业态他是能通过电子商务的方式完成销售的,有的业态必须要通过线下的方式去实体店去完成消费,比如说餐饮,比如说KTV,我们怎么能通过电商的方式来实现消费呢,这个其实是很难实现的,所以还是未来我觉得商业的领域这块王国的划分可能按照不同的消费的品类来划分,某一类的品类可能电商会占主导,某一类的品类还是线下的我们实体商业他会占主导。
冯国亮:我看到的情况马云说的意思说他们这种模式发展下去能够降房价,因为房价涨价的因素跟电商发展没有必然的关系,我在过去这两年应该是伴随着房产电商,我是讲座的模式,实际上是线下,就房产本身而言,这个线上的方法,之后还是要落地还是要去现场体验看房,所以他是一个整套的流程,不可能说电商怎么发达,这个线下就不会,事实上我这两年看,我认为马云也不可能考虑说把房价降下去,据我所知,他持有的房产现在是5到10个亿,马云最初的时候网上有流传,说马云建议大家尤其是年轻人不要买房子,创业,他是有那样一个阶段,但后来马云也发现了,他以前鼓励员工不要买房子,去租房,不过十年看起来的话房价涨了那么多,结果员工损失就很大,于是你会发现到了2011年的时候,他就开始组织员工房购,他思维已经开始变化了,尤其是他开始转向做投资以后,之后你会发现他采取大量的增值房产,包括今年1月份刚刚在海南三亚买了一套海景房,所以我认为他不会说希望能够把房价降下来,另外他也知道是不可能的事情。
陈国强:马云是我个人很尊敬的一个企业家,但是他前两天的讲话我是不认可,我觉得他这个跨界太大。王健林商业地产也好,未来的文化地产也好,他能够在行业当中继续扮演领头羊或者龙头企业,当然不用怀疑,就他的地位想动摇也很难,电商和实体的商业将来可能会形成共融共存的局面,不是说电商发展之后常规的传统的商业形态不断的萎缩,我不相信,那个肯定将来是共存的,年轻人可能更多的通过网络的区域购物,通过网络去满足各种各样的需求,但是传统的常态的这种商业会怎么样,他自身也会变化,苏宁他自身也在线上线下同步,不光做线下的,把电商结合的很好,我觉得将来他是双赢的,将来的发展方向恐怕是一个大家共存,甚至是可以说更紧密的业态,并不是替代谁,也不是说马云的电商将来打压房价,要完成经济的结构调整,我觉得这个把自己放到最大了。
冯国亮:确实对商业地产的影响,业态的影响很大,但另外一个方面,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物流地产的发展。
陈国强:微博上也说他一天的成交量350亿,用这个数据来证明电商的威猛,实际上不能这么简单化的来对比,我们前10个月房地产的商品房成交量是超过六万亿元,每天成交量大概是两百出头,这个呈现出来这样一个天文数字,我觉得完全不合理。
主持人:咱们今天几位嘉宾共同聊了一下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一些精神,然后其中我总结几点,第一个就是要更加依靠市场来起决定作用,还有一个对未来的土地流转城乡建设用地也是统一的价格,这个也是可以期待的,然后对未来的调控也希望更多的建设一个比较良好的环境,对未来的房价他大跌大降都不好,希望他能平稳的发展,今天非常感谢几位老师的光临,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