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关闭百货,本号收到不少圈内同行回复,综合而成6个警示,让人不寒而栗。交流探讨请加微信:13641010392
“关得晚了,万达百货使命已经完成了”
“10家?不出两年,至少50家”
“也许万达这样的商业模式是早晚的事”
万达经历了第一代单店、第二代组合店,但万达真正的发展是从第三代店开始。以第三代店代表上海五角场、宁波鄞州为例,广场选址在近郊区地带,通过自创商圈,不仅享受住宅销售溢价,还坐享商业物业的增值收益。
然而,随着万达选址从城市核心区转到城市副中心以及新城,并向三四线城市下沉,选址的硬伤逐渐凸显,自创商圈不再靠谱。三四线城市或一线城市的边远地区人流少,消费力弱,商业氛围不足,自创商圈不足以支撑百货的正常经营。不少百货门店“先天不良”,一些不该建立百货的区域也开设了百货。
3、规模靠不住
万达百货成立于2007年,已在北京、上海、武汉、成都等地开业99家店,是中国最大的连锁百货企业之一。然而,做多未必做大,做大未必做强。
万达百货从2007年5月成立以来,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万达百货最高的单店毛利率在12%左右,新开店的毛利率只有1%-2%,远低于行业平均的17%毛利率。万达百货2014年74家店,收入154.9亿元,店均约2.1亿元,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万达商管和万达百货是好基友。某万达商管微友:“我们这边的百货生意确实不好,新项目已经压缩剩三层,两层已经退管了。我们今年商管公司替百货年底前分担了***万的净利润指标,以帮助百货完成年度任务。”
然而,万达百货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也是近在咫尺的万达商管。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百货和商管之间的品牌冲突一直未能有效解决。在女装、男装、童装、皮鞋皮具等百货主力品类上,商管和百货之间发生招商上的冲突早已司空见惯。随着商管的日益强势,百货益发被动”。
6、商业模式靠不住
万达的商业模式不以经营为目的。万达的本质是房产,核心是地产的销售和回款。万达百货作为其购物中心的一枚主力店棋子,只是万达拿地的筹码。
然而,这原本被证明十分成功的万达模式,正在慢慢走向尽头。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阅读“下一个倒下的不是万达,而是万达模式”。
或许,下一个倒下的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