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嵊州搜房网 2018/3/9 8:55:14 点击[0] 评论[0] 来源:
[导读]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今天,请别叫我女人
请叫我女神
今天, 所有的女人都是女神
1923年清明时节,田野的麦浪和油菜花把春天洇漫得无比慵倦,在上海经营戏班的王金水受“髦儿戏”启发,兴冲冲回到施家岙创办女子科班。那时,嵊县乡下日子贫困,女孩们的命运不是去做童养媳,就是去工厂做包身工。
△ 王金水
踌躇满志的王金水迈着越剧小生的步子张贴了一张招生启事,并许诺艺徒以薪金和衣物。此招一出,即有四五十人报名,最终确定招收22人,最大的13岁,最小的9岁。戏班于农历五月廿七日正式开科。
△ 原女子越剧学堂,现女子越剧博物馆
吊嗓子,练身段,舞水袖,这些十多岁的女孩把一个小山村的宁静生生打碎了。这年冬天,王金水带领她们前去闯荡上海滩,铩羽归来时,却受到家乡人们的热烈欢迎,以至于经常发生“抢戏”事件。
△ 原女子越剧学堂,现女子越剧博物馆
自此,一阵阵深沉的唱腔、一声声温婉的曲调,夹杂着田间的气息,从乡野、河埠袅袅升起。越剧在故乡肥沃的土壤里开始茁壮成长。
△ 现在的施家岙戏台与娘家戏班
之后,剡溪两岸的女子越剧戏班如雨后春笋,培养出了李艳芳、姚水娟、竺素娥、筱丹桂、张湘卿、周宝奎、王杏花、尹桂芳、袁雪芬、傅全香、尹树春、竺水招、范瑞娟、张桂凤、王文娟等一大批越剧的中流砥柱。她们从剡溪出发,沿曹娥,经钱塘,下黄浦……把越剧播向了大江南北。
绕绿堤,拂柳丝,穿过花径,我们来到大观园般的越剧艺校。远远地,风就送来了一阵阵婉转的吟唱。“我家有个小九妹,聪明伶俐人敬佩。描龙绣凤称能手,琴棋书画件件会。”唱戏的学生隐在一棵玉兰树后边,看不见她年轻姣好的面容,只听见她活泼清丽的唱腔,云彩一般铺开来,叫你简直移不动脚步。
△ 嵊州市越剧艺术学校实景图
往前走,来到三号排练厅,跟我们约好的王学飞老师正在教学生唱《昭君出塞》。“在一个秋风萧瑟的日子里,昭君告别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心裂肺,悲戚之感,使她心绪难平。”王老师边跟学生讲解昭君辞别家园的心情,边给学生作示范。她说,“秋风起,秋叶飘,飞沙扬尘。”这几句是在幕后唱的,观众先闻其声,再见其人。短短几个字必须呈现一幅凄凉的画面,并把那种悲壮的情绪感染观众。《昭君出塞》是经典折子戏,经典折子戏一定要传承下去。
△ 王学飞老师在越剧艺校教学
培养越剧新苗,传承越剧艺术。就像越剧诞生之初一样,嵊州越剧艺校仍然是“越剧艺术家的摇篮”。那些已练好一身本领的女孩子,走出校门后,纷纷加盟全国各大专业院团,从此,把身心全心全意交付给越剧。
△ 越剧艺校问梅剧场前学生们的合影
多年后,经过岁月沉淀的这些女孩,又像王学飞老师她们一样,扛起越剧传承的旗子,言传身教,让更多聪慧秀丽的女子接过她们的衣钵。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走进嵊州市城南小学,伴随着悠扬婉转的越剧音乐,“小小越剧团”的团员们正用竺派唱腔唱《咏鹅》,声音清新甜润,情态活泼轻快。随后,她们又用呤哦调演唱了李白的《静夜思》、用高亢的徐派唱腔唱郑板桥的《竹石》。
△ 城南小学越韵古诗活动
从2015年底开始,嵊州市越剧特色学校城南小学就在全校开展“越韵古诗”——用越剧传唱古诗活动。
△ 城南小学越韵古诗大合唱
古诗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城南小学的越剧传唱古诗活动既传承了非遗,又弘扬了传统文化,还培养了孩子们学习古诗的兴趣,对于传统戏曲从小众走向大众有着积极的意义。“越韵古诗”活动,让每个年级都挑一首古诗传唱,孩子们很喜欢。元旦汇演时,每个年级争相上台表演,气氛很热烈,普及越剧的效果也就出来了。
△ 城南小学学生们的精彩表演
作为越剧发源地,嵊州一直注重越剧从娃娃抓起。据统计,全市每年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学唱越剧学生达7000余人。到目前为止,全市拥有41朵戏曲小梅花,数量居全国县市之首。
凡有井水处,皆闻越音
这个柔美婉转的越剧,就是由一代代的女孩儿唱红的
今天,当女神节来临
让我们再次向她们致以深深深深的敬意
责任编辑:小李
律师声明:凡注明"来源:嵊州搜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嵊州搜房网所有,转载须注明出处;资讯信息仅供参考,内容不代表嵊州搜房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