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越剧,就听见了乡音
嵊州搜房网 2018/3/29 16:45:25 点击[0] 评论[0] 来源:
[导读]听见越剧,就听见了乡音
赏不尽的春光春色,听不完的越音越韵。
3月27日——世界戏剧日暨越剧诞生日,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抗抗参加由阿里巴巴集团、绿城集团、杭州远行地投资有限公司及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团)联合出资组建的“百越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发布会。
3月28日,张抗抗赶往越剧故乡嵊州,作客“‘新时代越剧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名家谈”节目、参观越剧小镇,悦享自己和越剧的缘分。
矢志不渝的越剧好观众
张抗抗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作为江南最柔软唯美的存在,杭州和越剧一直长在她的骨子里,基因一样强大。越剧的好,在于燕语莺啼的唱腔好听,环佩叮当的服饰漂亮,千娇百媚的人好看,那些“好看”和“好听”,会俘获所有倾听的耳朵和追寻的目光。张抗抗对越剧的欢喜,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不知不觉就迷恋了,不知不觉就能唱几句了”。
上世纪60年代,浙江省越剧实验团的张茵(国家一级演员,嵊州崇仁廿八都人)在排练《孔雀东南飞·惜别离》,放学回家的路上,张抗抗总是被张茵的唱牵引进去。台上的人痴痴地唱念做打,台下的人痴痴看痴痴听。那一刻,时间似乎停滞了,一曲既终,太阳已沉沉落下山去。
有一回,张抗抗实在抵抗不了美的诱惑,她给张茵写了一张纸条,表达了自己想跟她学戏的意愿。纸条紧紧捏在手心里,都被层层细密的汗水浸湿了,张抗抗还是不知道该怎样把纸条交给自己的偶像。后来,张茵换下戏服,卸下戏装,收拾衣服回宿舍了,张抗抗心里的那个急呀。她紧紧跟随张茵,直到张茵的一只脚踏进了宿舍,才猛地冲上去, 一把把纸条塞进张茵手里。纸条交出去,心里隐秘的愿望也就交出去了,张抗抗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似乎是,她由来已久的一桩心事也轻轻放下了。
后来去北大荒,再后来去北京。只要一听到越剧的一句唱,张抗抗就仿佛在千里之外遇到故知。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都是让人沉醉的乡音啊。
在北方,张抗抗通常让人认出是“江南人”,江南和越剧一样,是她身上除书气以外的另一种气质。无论江南还是江北,她永远是越剧矢志不渝的好观众。
112年的越剧可以写本书
来嵊州,谈越剧,越剧小镇一定是个跳不过去的话题。
3月28日下午,张抗抗来到越剧小镇。前一天,她刚刚参加了百越的发布会。百越是一家集剧场运营、剧目制作、国际合作、艺术教育、戏剧人才孵化、项目投资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公司。百越董事长是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人茅威涛。张抗抗和茅威涛,一位是文学界大家,一位是戏剧界大咖,在内心深处,她们都对这江南的文脉——越剧,是敬畏而且痴迷的。
施家岙的古戏台,施家岙的女子越剧博物馆,无不一一记录着女子越剧前行的脚印。王金水、金荣水、三花一娟……112年的越剧还很年轻,95年的女子越剧也正当青春,可是站在百年前她们曾经唱过的古戏台,踩在她们曾经走过的青石板路,看着她们穿过的戏服,她们睡过的铺被,百年前的气息就水般漫洇过来。
越剧小镇就在剡溪边上。关于这条流淌千年的嵊州母亲河,作家张抗抗自然是知道她的前世今生的:剡溪边小黄山的万年文化、东晋王羲之谢灵运的魏晋风骨、唐代李白杜甫等320多位唐代诗人开辟的“唐诗之路”,撑着竹排把越剧唱红上海滩的女子越剧,还有掀起辛亥革命风云的竺绍康王金发等嵊县强盗。汤汤剡溪水穿小镇而过,小镇也就流淌着万年小黄山、千年唐诗路、百年越剧诞生地的文化基因。
小镇白墙黛瓦的大农庄,廊檐下浄浄淙淙的琴声,院子里开得不胜娇羞的海棠……没人拒绝得了这般山水这般人文。
“百年越剧可以写本书,女子越剧可以写本书,本土作家要有担当,要挖掘嵊州深厚的人文底蕴,把她写下来传播出去。”
“小镇那么美,应该吸引作家来小镇进行创作。”
……
一天的时光太短暂。张抗抗要把越剧和小镇悉收行囊,在北方的家,在漫长的岁月里,一次次拿出来细细抚摩。
责任编辑:小李
律师声明:凡注明"来源:嵊州搜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嵊州搜房网所有,转载须注明出处;资讯信息仅供参考,内容不代表嵊州搜房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