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怪象:大学生买房零首付,农民补现金!
嵊州搜房网 2016/3/2 9:40:41 点击[0] 评论[0] 来源:
[导读]楼市怪象:大学生买房零首付,农民补现金!
昨天下午,一条关于沈阳市大学毕业生可0首付买房的消息在网上传开,刚看到时候,小编还以为是假消息。可是后来发现,这真的是真的!
小编又去扒拉了一下最近几天的政策,发现,原来不仅是沈阳,全国多地都出台了重磅楼市政策,楼市去库存瞬间进入迸发期!
▏读书到沈阳,毕业能买房!
3月1日,沈阳市政府下发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意见》共包括22项新政策,大学生0首付买房正是其中之一。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对毕业未超过5年的高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沈购买商品房的,给予住房公积金政策支持,公积金连续缴存时限由6个月降为3个月,首付比例实行“零首付”政策,最高贷款额度为单方60万元、双方80万元。对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购买商品房的,给予每平方米200元的奖励政策。同时,对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新毕业生购房的,给予契税全额补贴政策。
这政策够不够给力?读书到沈阳,毕业能买房!
小编第一时间给几位在沈阳的朋友打去电话,询问他们对此政策的看法。在听到消息后,这几位朋友的第一反应都是:“不可能吧?”当得到证实之后,有人疑问:“促销力度这么大,是不是房子真卖不动了啊?买来就跌价,那谁还敢买了啊?0首付不是坑人吗?”
不过也有人表示心动:“0首付肯定是要抓住机会的啊,沈阳毕竟是大城市,和那些小城不一样,房价肯定会往上涨的。”
小编看到,沈阳市这次出台的《意见》,除鼓励大学生买房外,还有多项大力度政策,其中包括个人购买住房市区两级给予奖励政策、首次申请公积金贷款最低首付比例降至10%、公积金最高贷90万、降低二手住房交易税费、鼓励农民进城买房居住等条款。
▏各地政策指向农民:“老乡买套房再走!”
河北省新出台的政策首先针对农民,农民购房将享4大礼包,分别是:农民工将有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将可异地贷款、银行将推出针对农民购房的信贷产品、农民购房可享受团购价格……
不仅仅河北一个地方对农民有特别照顾,在地方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上海、河北、吉林、四川等地都提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鼓励农民进城购房,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鼓励农民进城购房,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对农民进城购房做出较为系统规定的是福建省。为进一步鼓励农民进城购房,2月19日,福建省政府发布的《关于化解房地产库存的若干意见》提出要落实户籍改革方案和居住证制度,简化农业转移人口购房落户手续,政府可与房地产开发企业联合给予农民购房现金直补,并对购房农民的子女教育等问题作出了详细规定。
有网友调侃道:“老乡,买套房再走!”
除了向农民推销之外,很多地方政府还对开发建设用地供应、户型等方面做出了要求。
为加快房地产去库存步伐,内蒙古规定凡是未完成房地产去库存工作任务的地区,今后一个时期将从严控制房地产开发建设用地供应。
广东对商品住房项目停止实施“90平方米以下套型住房占全部套型70%以上”的要求。
甘肃、四川、山东、山西、浙江、陕西等地纷纷召开了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就是讨论去库存问题……
▁▁▁▁▁▁▁▁▁▁▁▁▁▁▁▁▁▁▁▁▁▁▁▁▁▁▁▁▁▁▁▁▁▁▁▁
网友怎么说?
@陳敏嘉:为了去库存,大家都蛮拼的。。。。。
@Time_horizon:以0首付为诱饵忽悠无产阶级接房地产泡沫的最后一棒......
@monsoon的小黑屋:买房高考加分的话估计库存一年就没了。
@伞兵犹勇:要想早买房,快点来沈阳。嘿,还真对得起咱这张毕业证。
@ElsaEL:为国接盘的豪迈感油然而生!
@无国界总桶:这样父母就不用帮给首付 只需要帮忙分担下还贷就可以了!
@雁子才:生死关头还得学生救国!
@红魔鬼828:本来嘛,一毕业也就等于失业而已,现在可好了,一毕业就直接负债一百几十万了
@刘乃超:我觉得沈阳的做法绝对值得提倡跟推广,很多城市都应该这样做,地方领导一定要头脑清醒,搞明白啥是核心竞争力,要想尽一切办法把年轻人留住把年轻人吸引过来,人口流失的城市没有未来。
▁▁▁▁▁▁▁▁▁▁▁▁▁▁▁▁▁▁▁▁▁▁▁▁▁▁▁▁▁▁▁▁▁▁▁▁
▏鼓励大学生买房,纯属走火入魔
昨日下午,沈阳市政府发布“楼市新政”,明确对毕业未超过5年的高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沈购买商品房的,给予住房公积金政策支持,首付比例实行“零首付”政策。对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购买商品房的,给予每平方米200元的奖励政策。给予契税全额补贴政策。消息甫出,就引爆舆论。昨日22时许,“沈阳发布”称,“零首付”政策还处于前期调研论证阶段,暂不具备出台条件。
又是奖励在校生买房,又是“零首付”,沈阳市的相关“新政”因其大尺度,无疑极具舆情冲击力。而当地紧急声明政策还在调研阶段,也是对舆论反馈及时的回应动作,从舆情应对层面讲,这值得肯定。
但问题是,这样不靠谱的主意进入政策调研议程,本就不大应该。想到鼓励在校大学生买房,显然有些走火入魔:在校生多无经济能力,用政策手段奖励他们买房,即便能发掘购房“潜力人群”,也有违行政伦理,这既具“啃老”导向,还会形成对学生群体过度“超前消费”的政策错向激励,本质上就有不负责之嫌。从经济层面讲,这也是加大杠杆:引导部分在校生们罔顾负债能力为楼市接盘,其风险也会在无形中蓄积。
而“零首付”购房的巨大政策优惠,对急着买房的人们和面对巨大库存压力的政府、开发商来说,看上去很美。但对于第三方银行来说,风险则非常严重,因为这样的大额市场信用交易,没有任何来自购房者的承诺凭证。
要知道,当年美国的次贷危机,正是因为对于购房人的资质条件审核几乎毫无门槛,在按揭贷款人没有足够财产收入和还款能力证明、甚至在负债较重的情况下,仍予以发放房屋按揭贷款。这其中就包括首付成本红线的步步后撤。而随后房价下跌导致的弃供风潮和危机传导,目前依然历历在目。承担损失的,表面看是面临大量坏账无以为继的银行,但最后无奈的接盘侠,美联储已给出了历史的镜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下的中国楼市也应当引以为戒,在房地产杠杆已趋高位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大杠杆来刺激楼市,随后的风险如何,谁也没法预知。也许有人会说,有些开发商早就把售房目标人群对准在校生了;可市场牵引跟行政奖励性质大相径庭。而将文凭跟个人信用简单画等号,也太冒险:具备更高学历的人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更高还款能力和信用水平,但在统计学的概率之外呢?届时哪怕一笔坏账,其背后产生的蝴蝶效应都难以估计。
这也是为什么,即便当地官方声明奖励大学生买房等并非已出台的政策,可它激起的忧虑仍难消。幸好该政策还在论证阶段,还有转圜余地,几乎可以肯定,这若真落了地,无异于地方政府去库存政策的“走火入魔”。
诚然,与当下一线城市的火爆不同,许多二三线城市去库存压力仍然严峻,特别是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经济困境和转型挑战。但即便如此,祭出奖励在校生买房抑或“零首付”手段,都很危险。相形之下,发展多元化楼市供应,从需求端做好减税细节,让房产回归消费品属性,并以公共服务完善增强“市民化”吸引力,更契合去库存的长远之道。否则,若动辄在加大杠杆上下工夫,最后承担风险的,必将是整个经济体系。
责任编辑:小李
律师声明:凡注明"来源:嵊州搜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嵊州搜房网所有,转载须注明出处;资讯信息仅供参考,内容不代表嵊州搜房网观点。